瑯勃拉邦 - 宗教氣氛瀰漫的安靜古城
瑯勃拉邦是以整個城市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,其中一項理由就是宗教和生活融為一體,即使郊外的少數民族有些崇拜自然神靈.瑯勃拉邦古城以寺廟為中心,分成許多小區,有點像天主教教區的概念.每天清晨四點半,各個寺廟開始擊鼓,僧侶們準備 一天的隨街化緣,我因為睡得很沈,就算旅館就在僧院的對面,也從沒聽到過,為了參加佈施,還需要上鬧鐘才能醒來.
瑯勃拉邦的佛寺幾乎是坐西朝東,建築頂部中央呈現尖形,屋簷低低飛展,就像母雞張開翅膀守護著居民一樣,主殿裡只有釋迦牟尼佛像,不見菩薩或羅漢,大半的佛像身形比起漢地的要消瘦修長.寮國流傳的上座部佛教或是南傳佛教,是最接近佛陀的原始教義,以經律論為根本,提倡簡單生活,托缽化緣,過午不食,結夏雨安,不碰金錢,橙黃色的僧侶身影是清晨最美麗的風景.
我隨意逛到旅館對面的僧院,整個環境安靜得讓人不敢開口說話,連腳步也輕放下來.桌上的托缽,晾曬的碗盤,角落的掃帚,隨風飄揚的僧衣 ( 其實是一塊塊大小不一的布 ), 瀰漫一股濃濃的宗教氛圍.矮牆上的的告示牌以寮文,英文,中文,標示三點注意事項: 請保持安靜,請尊重僧人,請注意著裝,這是寫給每天湧進瑯勃拉邦的遊客看的,希望大家一起保持古城的清靜.
有一天下午忽然鼓聲鈸聲響起,我們當時正好回到旅館休息梳洗完畢,立刻過馬路來到對面的 Wat Seusoukara, 只見到幾名十來歲的沙彌猛力地擊鼓,累了就換人,隔壁的 Wat Sene 也同時響起鼓擊和鈸聲,也是由幾名青少年輪流,這群很需要發洩旺盛賀爾蒙的沙彌,每個人都很賣力專注,我記得敲了很長的時間才停下來.吃過晚餐返回旅館時,僧侶們念經的聲音響起,我非但不覺得吵,反而感到梵音美妙.
旅館對面的僧院
原始佛教中僧侶用的布料依齋主的發心和財力來決定
僧院廚房外晾曬的餐具
曬乾芒草製成的掃帚
接受佈施時的托缽
僧院外的告示
金漆浮雕門扉
打鼓的少年沙彌
敲鈸的小僧
曬乾的糯米飯
老城裡常見僧人的足跡
釋迦牟尼的前世曾經是一隻猴王
托缽的佛陀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