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父孫中山的長眠之地 / 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/ 中西融合的建築經典


國父手書博愛兩字的牌坊
三間無梁殿式樣的陵門
譚延闓以顏體書寫的碑亭
沿著中軸線漸次上升的石階

國父有一次和胡漢民在南京紫金山打獵時,曾經對這位國民黨元老說 : 等我他日辭世後,願向國人乞此一坯土,以安置軀殼爾.他也曾對妻子宋慶齡表示 : 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,因為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,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.

國父逝世以後,宋慶齡和國父的兒子孫科負責圈選墓地,其實交涉過程並不順利,南京的軍閥對於要讓渡紫金山的大片土地是很不情願的.當時宋慶齡提出要求 : 陵墓要高過明孝陵,禁止任何人在更高處建墓,陵墓要有中國建築風格....,經過公開競圖,呂彥直建築師的設計脫穎而出,經過五年之久,中山陵才全部完工.

又是飄著毛毛雨的下午,這種惱人的小雨撐傘覺得麻煩,不撐傘又會淋濕頭髮.我爬著漸次上升的石階,認真地想過,面對中山陵,國父在天之靈是什麼感覺 ? 因為他死後還是被當成古代的皇帝下葬修陵,他一生的志業不就是推翻滿清帝國,建立以民為本的民主國家嗎 ? 當初只是乞求一坯土,現在卻變成眼前的雄偉陵園.

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在波多馬克河畔 Mount Vernon 的墓園,就顯得謙卑親民.帝王專制思想,無論在中國共產黨的國母宋慶齡,還是其他國民黨要員,其實都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.依山勢而建的中山陵,完全就是中國古代帝王陵墓的思維,不同的是國父念茲在茲的博愛,三民主義,建國大綱等思想,被具體的書寫在牌坊與墓室上,可惜這個理想始終未能完全實現.

從空拍圖或是平面設計圖,才可以清楚看出來,呂彥直將中山陵設計成一只警鐘,這與國父主張的知難行易,想要喚起民眾的遺囑相互契合.佈局對稱,恢宏沈靜,利用有節奏感的臺階,將主要的牌坊,陵門,碑亭,祭堂,連成一條中軸線,許多建築學者都認為是一件中西融合的經典作品.

終於走到最高處的墓室,身著長袍馬褂的白色大理石國父雕像,面容祥和,抬頭就看到天花板上的青天白日國徽,和滿地紅的琉璃瓦.當時有五十萬人送殯,全國默哀三分鐘, 101響禮炮,一代偉人就長眠於此.中山陵是南京最受歡迎的景點,孫中山先生對中華民族的貢獻,海峽兩岸同胞似乎都沒有異議.

紫金山上的風水寶地
標誌著三民主義的祭堂
莊嚴的大理石雕像
象徵青天白日滿地紅的琉璃瓦
中山陵廣場東南邊的露天音樂台
可以容納 3000 名觀眾的半圓形座位區




20161209
中山陵的階梯,在呂彥直的設計下真的很巧妙,愈爬愈高,有一種仰之彌高的感覺,一直到最後才終於能夠瞻仰國父雕像,視野也隨之開闊起來,真是一塊風水寶地.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