廟垭彎認祖歸宗
家族大合照
家族的金丹簿
父親實際的出生年月時辰
我的父親於 1946 年離開兄弟眾多,務農貧困的老家,村裡僅有的高中畢業生,想要尋找光耀門楣的機會,當時他的女兒只有半歲,妻子和他同年,只有二十一歲,沒想到這一別就是永別.
父親參加蔣經國的青年軍,只給老家寫過一封信,描寫淮海戰役屍骨成堆,血流成河的慘烈,這封信後來在文化大革命時遭到燒毀,以免惹禍.父親隨著戰敗的國民政府來台,另組家庭,從此就沒有再和老家連絡,直到他去世為止.
大媽終身未曾改嫁,在父親尚未分家的大家庭裡扶養女兒,勞動家務,照顧好幾代人,直到姊姊結婚成家,才將大媽接出來同住,她今年 85 歲,除了有點耳背之外,身體還算硬朗.
因為有 "台屬" 的這層關係,姊姊求學求職都曾遭受阻礙和刁難,後來隨著兩岸關係的和緩,姊姊才得以順利就業,如今已經從公職退休,和大媽外甥夫婦四代同堂,享受含貽弄孫之樂.
前往祖墳的路途上
祖墳修建於清同治年間
親族的大娘們
簡樸的祭祖儀式
家族聚餐
家鄉菜
我和弟弟輾轉和姊姊一家連絡上,一直以來都是以書信往返.去年姊夫和外甥來台觀光,如願地祭拜去世的父親,了卻大媽和姊姊的心願,今年我和弟弟回老家認祖歸宗,受到親族熱情地的款待,只能用血濃於水來形容我的感受.
到了封閉偏僻的老家,我才了解父親當時想要出外發展,光宗耀祖的心情,只是這一走就再也回不了家,留下一生的遺憾,留下從來沒有見過父親的女兒和妻子的癡心盼望.
家族年輕的一輩大半都到大城市發展,念書或者就業,留在老家的親人,除了務農之外,現在還可以養蠶養豬,生活大幅改善,只要勤快,機會比以前好太多了!我們姊弟二人在姊姊和姊夫的悉心安排下祭拜祖先,會見還留在老家的親人.
從家族的金丹簿上,我才知道父親的實際年齡,其實他晚報了兩年,我和父親兒時的玩伴閒話家常,知道父親好學勤奮,志氣比人高,我還見到曾經幫父親納過鞋底的鍾大娘....希望父親在天之靈知道我們認祖歸宗了!和大娘姊姊一家團聚了!
留言
張貼留言